
鋰電網訊:中國終于開始進入鋰電隔膜行業,是出于一種命定的“偶然”,無論干法還是濕法,都出自同一家公司——深圳星源材質。
2003年時,星源材質的創始人陳秀峰還在深圳做顯示器生意。
有一天,一位東莞人突然帶著一卷看起來皺巴巴的“白色塑料膜”來,并告訴陳秀峰:
“這東西可以賣到十幾美金一平米?!?/p>
來源:電池網
巨大的利潤讓陳秀峰看到了生意機會,于是選擇投身于這個當時在國內還無人生產的“鋰電隔膜”生意。
當然那時他并不知道這條道路的艱難與曲折。
01、野蠻生長
在創辦星源之前,陳秀峰做過干部、在銀行工作過,還跑過貿易商,也正是當他跑貿易的時候,見到了這個“塑料黃金”。
當時國內根本沒有隔膜廠商,聽說過的人也是少之又少。陳秀峰卻并沒有太放在心上。
但這個原本稀松平常的貿易交易,卻改變了陳秀峰的未來,也從無到有的創造了中國的隔膜產業。
陳秀峰通過貿易了解到,隔膜的原料PP、PE等,只要2萬元一噸,而隔膜制成品,價格超過300萬元一噸!
150倍的利潤讓陳秀峰決定自己做隔膜。
沒有技術,陳秀峰找到了四川大學;沒有資金,陳秀峰就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投進去,還憑借自己做貿易,在銀行工作的關系拉貸款、拉投資。
“我畢竟是銀行出身,對于貸款的一套流程比較熟悉,對金融業務都很了解,融資渠道相對多一些。而且一旦投入市場,回報是非常豐厚的?!?/p>
只不過,各位投資人一直等了7年才看見陳秀峰的第一條隔膜。
由于當時隔膜處于被日美兩方壟斷狀態,國內隔膜相關產業幾乎為零,因此從原料、工藝技術到設備都要自己做。
經歷了漫長的技術研發后,2008年陳秀峰終于建好了兩條干法隔膜生產線,這也是全國第一條隔膜生產線,星源材質也成為全國第一家具備隔膜生產能力的廠商。
彼時特斯拉的第一款車Roadstar剛剛開始生產,寧德時代則要晚兩年才正式登記,國內動力鋰電池剛剛開始萌芽。
星源材質可謂是趕上了動力電池的“第一班車”。
來源:湘財證券
不過直到2010年,國內鋰電池產業占比已經達到全球40%,市場上仍然幾乎沒有國產隔膜的影子。
國產電池廠商80%的隔膜都依靠進口。
來源:華泰證券 鋰貓實驗室制表
嗅到隔膜市場缺口的企業開始瘋狂入局,據華泰證券數據,2009至2013年國內鋰電池隔膜產能直接從不足1億平方米/年飆升至接近3億平方米/年。
來源:華泰證券
但各家的工藝情況卻慘不忍睹,大量產能實際利用率極低,且三分之一以上的產能只能生產中低端產品。
來源:華泰證券
作為具備隔膜生產全部工藝、產品品質接近國際領先水平、且產能最大的企業,星源自然成為電池廠商的“明星”。
比亞迪、國軒高科、中創新航(曾用名:中航鋰電)、天津力神紛紛成為星源的客戶。
星源部分客戶
來源:星源招股書
在大客戶加持之下,星源材質在市占率很快就攀升至國內第一。
來源:鋰貓實驗室制圖
但國內第一并不能匹配陳秀峰的野心:
“星源的目標是參與國際競爭,搶奪國外廠家的份額?!?/p>
于是陳秀峰帶著他的隔膜,出戰海外,給了之前貿易商時期動輒斷他貨的日本廠商迎頭一擊。
他們出口的第一戰是LG化學,12年前后LG和原先的供應商發生了訴訟糾紛,開始尋找新的供應商,這時星源材質出現在了他們的視野里。
當時星源的產品品質通過積累,已經達到國際級水平,在強度指標上甚至超過同類產品,同時還有價格優勢。
于是LG決定放棄美國Celegard,轉而選擇星源作為干法隔膜獨供商。
此次成功出口也意味著國內隔膜第一次出現在國際市場上,實現“0”的突破,打破了之前由日本旭化成、東燃化學、美國Celgard、韓國SK等韓美日廠商壟斷隔膜市場的局面。
這次出口也被業界評價為:
“中國鋰電池隔膜行業的里程碑事件”。
此外,星源還逐步開始與三星SDI、松下能源等廠商接洽,進行產品認證。
據B3對全球主流鋰離子電池隔膜廠商的數據統計,2015年星源材質已占到全球隔膜出貨量4%,逼平日本宇部,2016年更是進一步上升至7%,躋身全球第五大隔膜生產商。
來源:星源招股書
16年12月1日,星源正式在深交所上市,首日開盤價上漲41.66%,市值約25.98億。
當年只能做中間商的“隔膜販子”短短幾年后就成長為了對巨頭們形成威懾之力的新星。
02上半場:產能之爭
但星源打下的江山卻并不容易守護。
從技術上看,隔膜可以分為干法和濕法兩種技術路線。
兩者的區別主要在于:
濕法隔膜使用化學手段,通過將增塑劑與聚烯烴樹脂混合,利用熔融混合物加熱降溫發生相分離,壓制膜片后加熱至接近熔點溫度后拉伸,之后用易揮發溶劑萃取增塑劑,從而得到相互貫通的亞微米尺寸微孔膜材料。
干法隔膜則主要是通過拉伸這種物理手段獲得。
來源:湘財證券 鋰貓實驗室制表
相對來說,濕法隔膜的厚度更薄、孔徑更小、孔隙率更高,能夠有效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但干法的安全性能更優。
來源:安信證券
在上篇《隔膜之王》中提到過,在動力電池發展的初期,安全性優先級更高,因此星源主打的干法隔膜得到了飛速發展。
但在15年工信部“白名單“之后,三元鋰電池成為電池廠商的主攻路線,而濕法隔膜也因其更薄的優勢成為鋰電廠商的首選。
本來星源這局不會輸,因為當時它手里也握有濕法隔膜工藝,且于17年初投資16億元建年產3.6億濕法隔膜項目。但與后起之秀恩捷相比,船大難掉頭,星源的產能擴張速度落后了。
主攻濕法的恩捷17年就已經達到2.9億的濕法隔膜產能,此后每年更是幾倍的擴張產能,到21年已經達到年產43.9億濕法隔膜的產能規模(不完全統計)。
來源:鋰貓實驗室制圖
相比之下,星源的濕法隔膜產能只有恩捷的零頭。
而這背后最大的原因是:
“星源缺錢”。
06年星源掌握濕法隔膜技術后,準備在深圳建生產線,卻發現整個深圳都沒有符合生產要求的工廠,要想做濕法,還得從自己建廠開始。
陳秀峰在后來接受采訪時表示:
“2006年我們掌握了濕法生產線技術,但濕法生產線投資很大,我們錢不多,所以就決定線上干法,在2008年建立了中國的第一條干法生產線,生產出來中國的第一卷膜?!?/p>
據天風證券研究,每建一億平方米的濕法隔膜產線,大約需要2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而其余諸如設備和原料都只占成本的一小部分。
來源:天風證券 鋰貓實驗室制圖
所以那時,星源手上一共有多少錢?
答案是16年年中只有大約2.32億。
如果不是16年上市募集到6.5億元,恐怕星源的錢連建1億平米濕法隔膜都不夠。
來源:鋰貓實驗室制表
融資方面星源也是一波三折,先是在上市不到半年股價便直接腰斬,再也沒回到過開盤時的位置。
星源股價走勢
來源:同花順
定增融資上也是苦難重重。19年星源的定增,只能以22.37元/股的最低價賣出,認購機構也非常少。
星源定增認購名單
來源:星源定增公告
反觀對手恩捷,背后的資金十分雄厚。
在恩捷的20年的定增名單中,摩根大通、中歐基金、比爾蓋茨基金等知名機構均有身影,本來恩捷要以不低于60.34元的價格發行的,卻被機構直接抬升至72.00元。
恩捷定增認購名單
來源:恩捷定增公告
據不完全統計,自16年恩捷和星源上市以來,恩捷已經融資超過100億,而星源只有不到20億元。
來源:鋰貓實驗室整理、制表
豐富的資金給了恩捷擴張的底氣,據恩捷董秘,2022年底恩捷將形成每年大約70億平方米的產能,是星源現在產能的4倍多。
不僅在產量上恩捷大舉擴張,從18年開始,恩捷還主動調低其濕法隔膜價格,當年初,其出廠的濕法隔膜降價20%。
當時業內戲稱:
上海恩捷開始對業內濕法隔膜企業“降維打擊”。
據GGII調研數據顯示,12微米濕法隔膜均價從2017年的3.4元/平方米下降到2018年同期的約2元/平方米,降幅達41.7%。一線濕法隔膜企業的毛利也從2016年的40%-50%下降到2018年的30%-45%。
來源:西南證券
價格戰之后,隔膜行業不斷出現并購整合及停產事件,二線廠商蘇州捷力、紐米科技、江西通瑞和佛山東航光電已被恩捷股份收購,湖南中鋰因自身盈利壓力也已被中材科技并購整合,遼源鴻圖因經營不善被公開掛牌轉讓資產。
星源作為一線廠商也備受打擊,當年營收增幅僅有11.92%,扣非歸屬上市股東凈利潤增幅僅有8.77%,2.2億的凈利潤里有1.54億都是國家補助——這還是在隔膜銷量同比增長47.84%的情況下。
來源:鋰貓實驗室制表
同時星源的市占率也和恩捷越拉越遠。
來源:西南證券
量價雙殺下,星源的凈利潤也進入寒冬,直到19年才恢復到上市前的水平。
來源:鋰貓實驗室制圖
03下半場:涂覆隔膜
然而,動力電池產業終究還是走進了下半場:
動力電池廠商在尋找能夠結合三元電池的能量密度與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雙重優點的方案;而隔膜廠商也同樣在干法與濕法中尋找那個最平衡的點。
于是,涂覆隔膜被創造出來了。
就本質上說,這還是一種濕法隔膜,但在原有的基膜上表面涂覆有機物或者無機物,以改善濕法隔膜不夠安全的性能。
一方面,涂覆材料可降低隔膜熱收縮率,空白PE隔膜在145攝氏度下熱處理30分鐘。熱收縮率為63.5%,而經6微米氧化鋁涂層的PE復合膜的熱收縮率降至12.7%.
來源:天風證券
另一方面,涂覆材料還大大提高了隔膜的抗刺穿能力,進一步提高電池安全性。
此外,涂覆材料能夠與電解液保持更高的浸潤性,進而降低電池的內阻,并提高電池的放電功率。
為進一步改善電池性能,各大動力電池廠商均逐步將自身的基膜替換為涂覆隔膜。如LG化學的隔膜涂覆率接近100%,寧德時代也將自己從恩捷手里買的基膜交給寧德卓高(璞泰來合資)進行涂覆加工。
作為隔膜行業的開創者,星源早在16年就嗅到涂覆隔膜的未來,并且已經在專利方面開始布局。
但當時星源并沒有建涂覆隔膜產線——因為沒有買家。
直到16年星源接到國軒高科的涂覆隔膜訂單,才開始建設自己的涂覆產能。
隨后寧德時代、中創新航等也逐漸加入星源的涂覆隔膜客戶行列,星源才開始將涂覆產線作為發展的重點。
在之后的產能擴張中,星源的濕法隔膜和涂覆隔膜幾乎是按照1:1的產能比建設的。這意味著,星源賣出去的濕法隔膜基本上全都是經過自身涂覆的。
經過幾年的建設,目前星源的涂覆隔膜產能已經逐步接近恩捷。
來源:鋰貓實驗室制圖
在實際生產中,涂覆工序分為勻漿、涂布、分切、包裝等部分,各部分均由相應的設備完成,自動化程度較高。
來源:鋰貓實驗室制圖
涂覆所使用的勻漿理論上主要使用氧化鋁、二氧化硅、PVDF、PAN等材料,但是在實際生產應用中,各家廠商為了達到電池廠的要求,通常會混合各種材料,因此涂覆隔膜的工藝難點主要在于勻漿前漿料的配方。
因極強的耐高溫性,目前芳綸涂覆隔膜已經成為行業中最具有競爭力的涂敷隔膜種類,已在松下供給特斯拉的NCA電池、特斯拉Model S系列裝載的鋰電池上使用。
來源:鋰貓實驗室制表
而目前國內僅有星源能夠實現量產芳綸隔膜,具備全品種涂覆隔膜生產能力。
星源涂覆隔膜品類
來源:天風證券
恩捷和璞泰來僅僅具有陶瓷和PVDF涂覆隔膜生產能力,芳綸涂覆隔膜尚未形成量產。(注:但2019年恩捷從日本帝人處取得了芳綸涂覆專利。)
恩捷涂覆隔膜品類
來源:天風證券
且相對于經歷了價格戰之后價格低廉的濕法隔膜,涂覆隔膜的單價更高,毛利率也更高。
來源:國信證券
“鋰離子電池隔膜通過無機材料的涂覆,將極大地提升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能,拓展應用領域,逐步進入涵蓋動力類鋰離子電池的中高端市場?!?/p>
經歷過現金困境的星源材質,終于決定大手筆融資。
今年3月23日,星源材質擬“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項目”申請獲得深圳證券交易所審核通過。
星源材質擬募資60億元,將用于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濕法隔膜及涂覆隔膜(一期、二期)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來源:證監會
該項目達產后可以實現年產10億濕法隔膜、10億涂覆隔膜的產能。這次產能擴張也是由星源的電池客戶直接推動的——就在去年,星源公告LG向其訂購了40億平方米,為期6.5年的采購合同。
而濕法隔膜產量最大的恩捷僅僅配合億緯鋰能興建了16億的濕法+涂覆產線,涂覆產能即將被星源超過。
來源:鋰貓實驗室制表
下一輪的逆襲正在路上。
04尾聲
隔膜經歷了上半場標準化的干/濕法標準品競爭,逐步轉向比拼工藝為主的非標品涂覆隔膜,工藝精良、種類齊全的涂覆隔膜廠商更有機會獲得電池廠商青睞。
正如陳秀峰所說:
“從今年開始到明年,馬路上的(電動)汽車就像放鞭炮一樣,你們看會有多少輛(電動)汽車著火燃燒。到最后,大家還是要回到根本來,必須把產品質量做好?!?/p>
不過各家電池廠商的發展路徑也不盡相同,例如寧德主要是走陶瓷涂覆,而松下為芳綸涂覆,LG逐步由陶瓷涂覆轉型為芳綸涂覆,三星SDI使用的是PVDF涂覆……
來源:廣發證券
從現狀來看,星源材質目前已經獲得了LG訂單,深度綁定Northvolt,在涂敷隔膜上走在同行的前列。
但是未來各家電池廠商一旦有新的市場因素導致技術路線的改變,隔膜廠商恐怕又要經歷一場產能和價格之戰。
就像當年白名單促使恩捷崛起一樣,隔膜廠商的命運,始終在電池廠手里。
參考資料
天風證券 《隔膜:一體化大趨勢,基膜重規模,涂覆膜重工藝》
國信證券 《星源材質財報點評:中報業績符合預期,看好長期盈利改善》
湘財證券 《動力電池系列之三-鋰電池隔膜:道路崎嶇,前景光明》
華泰證券 《濕法隔膜龍頭,地位持續強化》
銀河證券 《深度報告:芳綸龍頭持續進擊,氨綸保持領先梯隊》
